首頁 ﹥ 最新文章 > 活動 > 20140410 德國人的 抉擇
德國人的 抉擇 20140410 好友陳祐振提供
2000年4月1日深夜,來自江蘇北部沭陽縣的4個18至21歲的失業青年,潛入南京一棟別墅行竊,被發現後,驚懼之中,他們持刀殺害了屋主德國人普方及其妻子、兒子和女兒。案發後,4名兇手隨即被捕,後被法院判處死刑。
在法庭上,普方一家的親友們見到了那4個剛成年不久的疑凶。兇手不是看起來很強壯、很兇悍的人,跟你在馬路上碰到的普通人沒有區別。普方先生的母親從德國趕到南京,瞭解了那4個來自蘇北農村的年輕人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沒有正式工作,其中有一個做過短暫的廚師,有一個擺攤配過鑰匙。在詳細瞭解了案情後,老人做出一個讓中國人覺得很陌生的決定――寫信給地方法院,表示不希望判4個年輕人死刑。老人的邏輯很簡單,“我們會覺得,他們的死不能改變現實。”最終,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沒有考慮普方家屬希望寬恕被告的願望,駁回了4名被告的上訴,維持死刑判決。
幾個月後,普方家人和朋友成立了普方協助會,籌集善款積極去改變蘇北貧困地區的教育現實。按照普方協會的要求,孤兒、單親家庭、父母患重病者和女孩被列為優先資助的對象。女孩將來是要當媽媽的,媽媽在孩子成長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普方的家人和朋友們深信,只要能有良好的教育,“有機會的話,人就不會想去做壞事,他會做好事,這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
當地的教育工作者聽說有人願意資助孩子上學都很高興,表示“一定要推選品學兼優的學生”。然而這並不是普方協會設立助學金的初衷。他們只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權利”。
轉眼14個年頭過去了,普方協助會依然接納組織著世界各地來的志願者,對改變貧困地區的教育,做出了扎實的努力。許多他們資助的窮孩子,已經大學畢業,走上了很不錯的崗位。他們資助的一批女孩,也已當上了媽媽,養育著自己的寶寶。
德國人在那不可思議的“瞬”間做出的選擇,讓我們側引與敬佩。他們有理由仇恨,有理由離棄,有理由發洩,有理由冷酷,有理由斷絕,這些常人合理的選擇,他們都沒有做。他們選擇了社會自省,他們選擇了善的教育,他們選擇了義務,他們選擇了將慈善作為生活方式。
德國人為什麼不受戾氣沖天的“瞬”作用呢?他們為什麼能夠清醒地活出自己的價值來呢?
他們已然跳出了個人、家庭、民族的自限框臼。他們看到了自己可以使得上勁的地方。他們不受情欲的混沌左右。人性的光輝與溫暖是對生靈的扶持。那需要很大的慈悲;使命意識。
一個普通的德國人都看出這個案子的實質是由於貧富差距造成的。事實上近些年的很多砍殺以及爆炸事件,都是由於貧富差距造成的。面對嚴峻的現實,普方及其親友們,以德報怨,在浮躁的中國喚醒著人們心中的愛,喚醒著沉睡在每個中國人內心深處的慈悲。
(本社公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