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有一个大户人家,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当老爷子逐渐老迈,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钥匙就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堆,该给谁呢?老爷子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但是,这群儿子们为了这把钥匙,却争得你死我活,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却从不参与争斗,最后,老爷子终於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不好。於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默默站在旁边,不参与争斗的儿子。(雍正王朝电视剧)
这是二月河小说中邬思道讲给雍正(当时是雍亲王)听的一个故事,老爷子指的就是当时的康熙皇帝,晚年的康熙,饱受「九王夺嫡」之苦,两度废太子,最终不再立太子。所以邬思道的意思要雍亲王不要卷入兄弟的夺嫡之争,默默的做事。他说,「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康熙皇帝的接班难题
古代的王朝就是一个家族企业,而且这个王朝的家族是「独资」企业,拥有百分之百的股权,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朝的董事长(皇帝)一定是要自己家族的人来担任,不可能假手外聘的专业经理人来担任。
康熙14年,立第二个儿子允礽为太子,康熙47年第一次废太子,隔年再立允礽为太子,康熙51年再度废太子,且宣示永不再立太子。儿子之间为了皇位,明争暗斗,勾结朝中大臣,康熙为了谁来接班的问题,伤透脑筋!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皇帝),却是一个失败的家长
很多企业家,我们看到他们经营事业相当成功,但是家族的接班问题常常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困扰,这些企业家可能会这样想:我从小给他们最好的教育,教导他们兄友弟恭的道理,为什么到头来却会演变成兄弟阋墙呢?
我们常会觉得,这些成功的企业家,管理一个千百亿的事业,和数百万的员工,都是井井有条。但是面对一个十几个人的家族,却比管理一个几百万员工的企业要难。这是清朝皇帝康熙的例子,我们可以在古代王朝中看到很多这些案例,在现代的企业也是多到数不清。他们可能会想问:我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企业),都能应付自如,为什么管理一个家族,竟然搞到力不从心?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却是一个失败的家长,指定接班人竟然是如此的难。
▋法师温泉旅馆的接班――一个最古老的家族企业
让我们来看一个世界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法师温泉旅馆,他们是如何接班的。法师温泉旅馆位於日本西北海岸栗津温泉,一个只能容纳450人入住的温泉旅馆,这个旅馆创建於西元717年,到目前的历史是1,300多年,目前的负责人是「法师善五郎」,「法师」家族已经传承到第46代。一个小小旅馆却有最强大的特殊资产,为什么法师家族有办法让这个旅馆传承了一千多年而屹立不摇?
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教授在《接班人计画》一书中提到,法师家族接班制度有几个特色:每一代仅有一个人拥有所有权和管理权,接班人主要是长子,其他兄弟姐妹都要离开这个家族。这个旅馆要传承的是家族历史,他们没有要将家族的独特资产,放到股票市场去追求短期的利益,也就是他们不是追求赚钱,应该是追求如何把这个家族的传统流传下去。
范教授指出,法师家族接班人挑选有几个步骤:(A)长子是既定的接班人;(B)没有儿子,长女的丈夫需要入赘并改名为「法师」,作为接班人;(C)没有儿子女儿,就是领养,作为接班人;(D)所有法师温泉旅馆的接班人,在接班后都必须改名为「法师善五郎」,所以这个旅馆的负责人永远都是「法师善五郎」。采用这种制度的优点,就是唯一接班人,其他家庭成员都会用家庭财产或其他方式作为补偿,所有权和经营权都是合一,没有分散,确保家族的价值和传统的延续。(范博宏,接班人计画,第212页)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经验,还是无法提供一套有效的接班方法
中国有5千年历史,但是不管是皇朝或是企业,过去的经验似乎还是没有办法解决传承的问题,我们以最近的朝代:明朝和清朝为例,两个朝代也不过传承200多年就灭亡了。私人企业,那就更不用讲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早就已经为企业的接班难题做了结论。5千年的历史经验,却仍然没有学习到让家族或企业的传承提供可供依循的经验法则!该如何传承?这不仅是个议题,也是个难题。
▋自己儿子接班,好吗?
家族企业接班应该是要由自己儿子接班还是请外部专业经理人接班呢?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佛兰西斯科(Francisco Perez-Gonzales)以美国335个企业接班作为研究对象(1980-2000),其中有122个企业(36%)是家族CEO(internal CEO)来接班,其他213个企业则是让专业CEO(external CEO)接班。他比较接班的前三年和后三年的绩效,结果发现:(A)这些家族接班的CEO,他们的年纪平均比外部接班CEO年轻8岁;(B)3年以后,家族CEO的公司比那些专业外部CEO掌管的公司绩效(OROA)少14%。(C)有没有大学学历会不会影响到公司绩效?这个研究发现,家族接班的CEO没有大学的比例是45%(54个企业),而这54个家族接班的 CEO,没有上过大学,三年后的绩效显著的低於那些专业外部CEO,绩效低了25%。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摧毁你所建立的企业,那就把企业交给你的儿子吧!
陈志武在《24堂财富课》中提到,中国企业的接班通常是一种「子承父业」的制度,与美国聘请专业经理人来经营企业,是两种不同模式。华人社会,就如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所讲的,常在「立嫡」(正宫的儿子)、「立长」(最早生的儿子)、「立爱」(最喜爱的儿子)、「立贤」(最贤能的儿子)中进行抉择。不管哪种接班方式,都是在自己儿子中挑选,跟日本人在接班人的选择范围有相当的差异。
李维特(Steven Levitt)与杜伯纳(Stephen Dubner)两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知名经济学教授在《苹果橘子思考术》中提到,如果你的目标是要摧毁你所建立的企业,那就把企业交给你的下一代吧!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曾经讲过,选择自己儿子接班就像在2000年奥运金牌选手们的长子中,选择2020年奥运的选手!这意味著选择性太少。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教授更直言,如果是「能力平平」的孩子,继任「天才」企业家,这个企业还会兴旺吗?这些专家都认为,把自己的儿女挑选为接班人,本身的选择就是有限的,因此是无法找到真正合格的接班人。
该如何选接班人?在自己儿子中挑选,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过去几千年历史的见证,以及学术的研究结果,都是如此。日本人挑选接班人,主要希望传承家族的传统,但是他们并不仅局限在自己的子女,挑选的范围大了,家族的传承自然就容易更长久,或许是值得思考与借镜的地方。
(20160716本社 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