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节录:本社首席顾问杨立新博士 引言20150701
台湾与中国近百年走过战乱、外侵、逃难、贫困、文化革命;产业从农村、农产品出口、国际加工、科学园区、自主品牌、中国崛起、韩污等国际的挑战;世界是平的、大数据、物联网的未来突变,年轻人与企业的人才面对越来越复杂、虚无、假象的世界.
很高兴有像全球竞争力学院这样的平台,引用蔡培元的著作、经历、办学、治事、教育的案例,来给家长一座引导的灯塔;让我们更加相信纵使历经百年,传统的好东西:人格品格!还是家长与下一代最重要、最核心、最温馨的宝典.
全球竞争力学院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与成名;最早看到这个价值,便提出了157专案方程式,不得不佩服创办人的远见与愿景.一切以人为核心、五大核心力、七个重心!真可谓台湾人才之福、家庭亲子之福、社会之福!本人拙笔无法表现佩服之万分之一}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2015-06读史论道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著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确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用(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后的真正含义。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第一大关键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於“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让孩子敢於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於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於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宾士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於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於鱼,不如授之於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説明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附录>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仲申,又字鹤卿、民友、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3],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把中国文化教育「从封建专制时代摆渡到民主自由时代」[4]。手定教育方针,创立现代教育制度。[4]把北京大学学术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础。[4]提倡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及人生观、世界观、美学教育。[4]倡导自由思想、民权与女权,致力革除「读书为官」之旧俗,开科学性研究风气。
(20150701本社研究部)